一、電力緊缺的問題將得到大幅緩解:
改革開放以來到上世紀末,我國發電裝機和發電量年均增長率分別為7.8%、7.9%。發電裝機容量繼1987年突破1億千瓦后,到1995年超過了2億千瓦,2000年達到了3億千瓦。發電量在1995年超過了1萬億千瓦時,到2000年達到了1.37萬億千瓦時。進入新世紀,我國電力工業進入歷的高速發展時期,投產大中型機組逐年上升,2004年5月隨著三峽電站7#機組的投產,我國發電裝機達到4億千瓦,到2004年底發電裝機總量達到4.41億千瓦,其中:水、火、核電分別達10830、32490、701.4萬千瓦。2000~2004年,5年凈增發電裝機容量14150萬千瓦,2004年我國新增電力裝機容量5100萬千瓦,預計今年新增裝機容量約為6000萬千瓦,年末裝機容量將超過5億千瓦。
單純依靠火電增容,在煤炭供應和環境方面都難以承受。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峰會(COP15)我們政府也作出減排承諾,作為清潔能源,水電、核電、風電及太陽能發電將是我國未來電力發展的優先和重點,具有很長的持續增長性。水電作為清潔、易于開發、具有多種效益的資源,在水利、能源、電力事業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在我國電力市場目前供需基本平衡的情況下,加快和優先發展水電建設,已經成為我國電力工業發展的一項基本的和長期策略。
為此,將首先優化電源結構,大力開發水電、核電、風電和太陽能發電,5年中我國水電裝機容量快速增長,2006年底達到1.32億千瓦,居世界首位。到2020年水電占總裝機容量的比例由目前的25%提高到35%,其次積發展核電,加快百萬千瓦核電設備的國產化;2008年中國新核準14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核準在建核電機組24組,總裝機容量2540萬千瓦,是世界上核電在建規模的;同時,全國正式并網投運的風電設備容量207.25萬千瓦,比2002年增長420%,僅2006年一年投產風電裝機容量相當于以往歷史的總和。
二、按需供暖是今后采暖的發展方向
建國以來,我國北方地區冬季供暖始終是蓋多少房,供多少暖的集中供熱模式,供暖期內的建筑無處不熱,無時不熱,忽視考慮人的需要因素,缺少考慮供暖效率、供暖成本因素與能源危機意識。目前的熱電聯產乃至各種清潔燃料的鍋爐集中供熱,其供熱末端不具備有效準確的熱量調控、計量手段,仍采用按面積收取熱費,“供熱中有30~40%的熱量浪費”,有位學者在參照前蘇聯的供熱過程與我國集中供熱現狀基礎上提出不加調控的集中供熱的巨大浪費弊端,并建議社會不再發展形式的集中供熱。這位學者的這一論斷已經得到了社會的共識,我國的供暖改革應針對以上弊端亡羊補牢,首先需要在供暖理念上更新,我認為冬季供暖應逐步掘棄“按面積配熱”,過渡到“按需供熱,計量收費”的軌道。
何謂“按需供熱”?按需供熱可以理解為按人的即時需要供熱,它較之分戶供暖更為節能.例如:一套居室如果暫不入住可以關閉熱源或維持溫度;大面積的住宅多個居室可以按人為需要供暖或不供暖;上班族可以按上班和在家起居的時間控制不同時段的供暖溫度;老幼婦孺可按照生理需要調節自己取暖溫度。辦公樓、寫字樓亦可按辦公作息規律設定不同時段的供暖溫度。這種粗線條的按需供暖是通過人的行為能力操縱掌握,可稱之為行為節能,行為節能是一種公民意識,行為節能於家庭可以節約一定的開支,於於社會則可以節約可觀的能源資源。在按需供暖基礎上用計量收費之手段竭制供暖大鍋飯的浪費弊端,供暖事業走上良性循環終有時日。
百姓心中的供暖改革,不是供暖收費的改革,如果仍沿襲無節制的集中供熱,僅僅從民間分擔部分熱費,即使民眾心甘情愿,也解決了收費難題,但的能源現狀終將令供暖事業難以為繼。當然,從技術層面上解決供暖末端調控、計量技術手段,同樣是供暖改革過程中重要“節點”。
三、電采暖產品技術進步,消費意識的提高
消費群體對產品的認可程度決定著這個產品的生存能力,縱觀今年的供暖市場,電采暖不乏閃亮之處,小區、公寓、別墅對電采暖的認可程度與安裝范圍正在擴大。
電控技術的迅速發展,使得電采暖用戶可以隨心所欲的自控或程控,曾經因為電采暖使用費用問題,業主的高價心理恐慌正在改變。根據不同需求,自主把握室內溫度。更具人性化的設置,有限的運行費用,已成為許多用戶將電采暖納入的重要因素。隨著我國消費者的消費理念日趨合理化,人們必將更加重視采暖設施的舒適、節能、環保、與可自主性。而電采暖作為以電為熱源的產品,其節能、環保、可自主控制等性能,也必將受到更多消費人群的關注并贏得青睞。
在我國的北方地區,冬季采暖供熱的問題一直都占有重要的地位。2005年,北方傳統采暖區15個省市單位GDP能耗比全國平均水平高66%,其中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北方冬季采暖消耗了大量能源。同時,我國長期以煤炭為主導能源品種的客觀現實也導致采暖對區域環境污染非常嚴重,每到冬季,北方大部分城市空氣質量明顯下降。
同時,隨著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對采暖舒適性要求越來越高。我國的采暖區域也已經由傳統的黃河以北擴展到了長江以南,這些原來是沒有城市集中供暖,這給電熱供暖帶來天賜良機。上海、江蘇、浙江這些經濟發達的省市,居民家庭裝修,都已把中央采暖系統納入裝修設計。特別是國外比較流行時尚的舒適家居系統(中央空調系統、新風系統、中央吸塵系統、水處理系統、中央熱水系統、家庭采暖系統、家庭影音系統和家居智能系統) 正在我國興起,更帶動來電采暖系統的發展。
從層面上來講環保并減少碳排放是首位的,并且近期中國對世界明確承諾2020年碳排放比2005年的減少45%左右。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節能減排工作,并明確提出“單位GDF能耗下降20%左右”的節能目標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10%”的減排目標。其中,作為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大戶的采暖領域,如何實現節能減排,是擺在各級政府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四、電采暖未來發展
如果“按需供暖,計量收費”的提法正確,且是今后的發展方向,電采暖理念和和技術已經嶄露了頭角。目前的電控技術已經完全解決了按需供暖、計量收費的所有技術問題,數字程序控制的電采暖系統使按需供暖的理想發揮到隨心所欲。一個家庭可以設定從起床開始、上下班、睡眠時段的不同供暖溫度(可隨時修改程序),家庭中可以分時(隨時)分室執行供暖指令,其核心溫控裝置不過煙盒般大小。
智能化的供暖狀態下,不同的家庭可以像夏季空調降溫一樣,按需要和經濟能力插卡買電(熱),冬天不再寒冷,政府不必操心.
應用電采暖,開發商與住戶關心的還是供暖費用,社會上容易把不同的類型電采暖混為一談,有關媒體也不時披露某小區采暖費用之高。事實上電采暖技術經過十多年左右發展,或趨于成熟、或遭遇淘汰。本文提及的電采暖系統,從產品技術上保證了采暖的節能空間,不再是無處不熱、無時不熱的浪費狀態,能夠以人為本的即時供暖,的建筑節能65%的新標準,對建筑節能是有力保證。加之我國北方多數城市開始的集中電供暖電價優惠政策,分時峰谷電價的推廣,以上三個因素大幅度降低了冬季電供暖費用,使之與鍋爐供暖費用相當或略高。
五、發展電采暖的優勢
發展電采暖可以平衡電網季節性負荷。煤、油、氣資源是有限的,而電網強大的發電能力又始終面臨電力需求側應用不平衡的困擾,夏季用電形成高峰,而其他季節又顯充裕,用電峰谷之差幾近 2 : 1 。如上海地區夏季用于空調降溫用電負荷占供電能力的三分之一,夏去冬來,空調關閉后這部分巨大的資源能力何處去留?我認為不妨可以考慮用于經濟適用房建設的冬季供暖,其據有三:首先可以充分利用居室中空調予留容量、設施線路直接建設安裝電采暖設備,免去了鍋爐、管網的配套建設,使經濟適用房建設更經濟;其二,入住經濟適用房人士絕少大款,電采暖系統有行為節能空間,取暖費用相對經濟;其三,電采暖系統應用簡單,不用水,住戶免去維修費用,小區無須供暖管理。
電網尚有巨大的資源潛力,電采暖恰是避開了用電高峰,度夏用空調,冬春電采暖,自然形成了用電平衡、拾遺補缺、物盡其用,它對電網安全運行,節約油氣資源,提高城市環境均有積意義。
電能不能儲存,轉瞬即逝,能夠物盡其用是的節約。也希望堅持電能是高品位能源不宜發熱取暖的專家學者,能對這一資源提出更高品位用場,功莫大焉。分戶供暖、計量收費。分戶供暖產生節約意識,計量收費簡化了收費管理,熱費以電費形式繳納或插卡買電。管理簡單 , 無運行(管理),無維修,無運輸(輸送),不用水,不占地,不排放。
智能溫控。 電是理想的能源,電采暖有理想化、人性化的供暖狀態,它具備遠程異地控制或分時段不同溫度的自動控制功能,它可以服務于建筑的,也可以棲身于一般經濟能力的大眾家庭,舒適、美觀、寧靜、自如。
六、電采暖應用及類型
電采暖行業在歐洲已有將近幾十多年的歷史,有地板采暖用電熱纜、電熱膜、電暖器、高空輻射器、管道伴熱電纜等電采暖產品它的突出優勢,已得到包括我國業內人士在內的共識。當前以電能作為采暖、保溫、融雪、防凍等措施,在我國北方城市已得到蓬勃發展。過去我國因電力短缺,重點發展了以熱水為載體的輻射板采暖和以熱水為載體的“地面輻射采暖”,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電采暖作為城市集中供暖的重要補充,適合當前我國對環保、節能的要求。電采暖沒有傳統供暖所不可避免的煤灰、煙塵、廢氣等污染問題;系統可以實現分戶計量、分室控制;運行中無揚塵、噪音、異味,用戶也能夠按需求地控制各室室溫,能夠給人一個清新、溫暖、健康的生活環境,同時又享受到低谷電價帶來的實惠;開發商也減少了跑、冒、滴、漏帶來的麻煩并解決了長期以來采暖收費難的問題。從采暖的熱能源上看,傳統的煤與現在的天然氣、油等開采性能源將會越來越貴,而電能的價格今后將相對低廉(低谷電價0.28元/千瓦時),從城市長遠發展考慮,選擇清潔能源電采暖應該是趨勢、為人性化的。各地政府和供電局在用谷電政策上給了電采暖優惠的政策,并且保證電采暖用電的需要。可以說采用電采暖是一舉數得,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電采暖的發展前景是美好的,在節能房屋中采用電采暖爐供暖是可行的。
成熟電采暖的溫控器是節電省錢的關鍵,節能在于可控,它較之市場上按高低檔模糊控制的一體式電熱器有很大區別,這種溫控器有直觀準確的室內溫度和控制溫度數字顯示,取暖人可以控制取暖、行為節能、明白消費。
電地板采暖采暖是被公認的一種十分舒適的室內采暖方式。采暖設施隱秘安裝,因而沒有過熱的地板表面,保持室內舒適、合適的溫度,在地板上不會形成風流。根據系統工作方式,可以分別為熱量貯存式,部分貯存式,或直熱式等不同方式。
在歐洲,地板采暖幾乎是地板為熱的良導體的材料 ( 石材,地磚 ) 的采暖方式之必然選擇,對于那些地面經常潮濕的地方,地板采暖則更為。其實,地板采暖幾乎適合各種空間的采暖要求,無論是單獨使用還是和其它采暖形式共用。
低溫輻射地熱電采暖作為一種節能、環保、舒適、安全、新型的采暖方式,以其具有使用壽命長、50年內免于維護等諸多其它采暖方式無法比擬的優點,已逐漸被廣大開發商及住戶所認可。并在居民住房采暖、工業廠房采暖、學校教室醫院采暖、管道保溫、大棚升溫、坡路熔雪等許多領域得以大面積應用,目前國內推廣總面積已近上億平方米,且每年還以較大幅度提升。
七、城市供熱體制的改革
我國幾十年來按面積收費的供熱大鍋飯已經造成了能源上的大量浪費,冬季供暖欠費的情況也日益嚴重,供熱體制改革已勢在必行。
據了解,供暖費收繳率達到85% 以上時,供暖單位才能保持收支平衡,但目前北京市供暖費的收繳率只有80% ,少數企業甚至不到40%。根據國外提供的資料顯示,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對城鎮住宅采暖系統改造,安裝室內溫控、計量裝置,并實行采暖計量收費,用戶采暖平均節約20%。改造前城鎮居民家庭采暖費支出約占物業管理費用的70%,改造后下降到47%以下。
不久前建設部出臺的《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規定》中明確指出“鼓勵發展分戶熱量技術與裝置”。而近期國務院關于做好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通知中也指出要繼續深化北方地區供熱體制改革。
電采暖作為有利環保、安全可靠、收費簡易的供熱產品顯然符合建設節約型社會、發展節能產品的方向。電采暖可分戶控制、分戶計量、容易收費的優點在當前熱計量改革進展不暢的大形式下也可得到限度的發揮。電采暖作為清潔、節能、可分戶計量的供暖產品符合的產業政策。政府對電采暖的推廣和支持,不管是對于電暖器的經營企業,還是電暖器的使用者,都是一個利好的消息。
八、結束語:
電采暖登陸我國不足十年,采用電暖面積已逾億平米。電采暖是發展中的技術,目前直接電熱電暖器與數控程序溫控裝置組成的電熱供暖系統,其智能化的供暖狀態以及技術與經濟角度超過了鍋爐供暖。集中供熱按面積收取熱費勢必被按需供暖,計量收費的新觀念新技術取代,煤、油、電、氣四大能源逐步發展以電代替煤、油、氣資源是社會現實的需要,本文對電采暖的表述有謬誤之處希望得到批評。